白炽灯从历史舞台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到被节能灯取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,这中间经历着怎样的历程?
2011 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《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》,其中规定,普通照明白炽灯将被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:2012年10月1日起, 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;2014年10月1日起,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;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 月30日为中期评估期,对前期政策进行评估,调整后续政策;2016年10月1日起,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,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 整。
"我国照明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%左右。如果把我国在用的14亿只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,每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,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,所以减少并逐步淘汰白炽灯,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。"温室气体治理网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。
市场混乱成为发展障碍
现在有一大 批生产LED灯的企业,而且数量越来越多,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,明亮度低,完全没有LED照明产品的特性,而这些产品的售价却往往低廉。据业内相关人士分 析,目前,一部分生产LED的企业进入市场,目的不明确,过于急功近利,缺乏持续投入,无法集中精力研发产品,也没有很好的技术团队开发产品,对渠道也没 有很好的规划,成为造成LED市场乱象的原因。
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介绍说,相对于国外照明产品如飞利浦、欧司朗的LED照明产品,国内本土的LED灯在前沿、尖端的产品研发技术方面,可能偏弱,但是在产品应用方面,本土企业有优势。大的照明企业品牌依靠着成熟的市场渠道和消费者认知程度,在突破LED照明市场方面,显得更得心应手。
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分析当前的照明产品市场时提到,替代白炽灯市场的有节能灯、LED和卤素灯。卤素灯国内用得还比较少,节能灯目前是主流产品。LED灯随着技术完善和大批生产后原料价格下降,价格下降,未来市场前景比较广阔。
摘自--<<中国经济导报>>